為科學制定培育項目實施方案,增強培育的針對性、有效性,7月10日上午,學院組織召開2025年中央財政“新農人”培育項目實施方案座談會。宿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馬俊斌主持會議,市農業農村局科教處、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培訓業務負責人及“新農人”代表20余人參加會議。學院黨委書記、院長劉士武,黨委委員、副院長馬良參加會議。
會上,宿遷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仝愛華副教授應邀圍繞“新農人”發展作專題講座;馬良副院長介紹了“新農人”培育項目初步實施方案;“新農人”代表圍繞產業發展、自身需求等方面交流發言,對項目課程設置、師資選配、教學點線安排、跟蹤服務指導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。
劉士武院長在講話時指出,當前,宿遷正加快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,面臨著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層次和做大現代農業總量的雙重任務。2025年中央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“新農人”培育項目具有辦班規模小、標準要求高、時間跨度長等新特點,對項目實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學院將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,進一步完善項目實施方案,確保方案更加科學合理、更具操作性。
劉士武院長還就實施好本次“新農人”培育項目提出三點要求:一要優選學員。要圍繞宿遷市農業主導產業、特色產業,突出“四有標準”,即有產業支撐、有內在需求、有接受能力、有轉化潛力,優選參訓學員,以優質生源保障培訓實際成效。二要優化供給。要堅持需求導向,精準把握“新農人”素質提升核心需求,找準培訓供給與產業需求的契合點,持續提升培訓供給與產業需求的匹配度,實現供需充分對接,為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提供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。三要優質服務。要堅持系統培養,強化優質服務,采取“一對一”專業對口交流、“小組團”專題實地考察、“個性化”學歷提升扶持、“嵌入式”訓后跟蹤服務、“點對點”金融信貸支持等多種措施,確保“新農人”學員“來得了、留得住、學得好、用得上”,項目實施取得預期成效,扎實推動農村產業發展。(培訓處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